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热点沙龙 多哈已死?

发布时间:2013-07-03

    背景:作为二战后三大全球经济治理组织之一,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从未像现在这样陷入到被边缘化的潜在危险之中。一方面,在WTO自身的多边谈判进程上,旨在进一步削减贸易壁垒的多哈回合谈判面临终结的危机;另一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地区性自由贸易谈判 (RTA)的热度愈加升温,大有取代WTO主导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之势。

    热点:多哈已死?

WTO构建了全球自贸的规范性基础

    WTO体系的基础,是创造了一个法律责任的网络,这个网络一旦破除了一项贸易障碍,这个壁垒就再也不复存在。彼此间的让步和WTO组织的仲裁,形成了一个强制性体系来支持WTO的这个基础。发起多哈回合的本意是将规范性基础的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扩大到新的领域,但是多哈回合的中止并未触及和伤害到现有已经存在的自由贸易体系。多哈应该是一个发展议程,并且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为人所知。事实上,并不需要为此发起新一轮的谈判。任何国家在任何时间在WTO体系下,减少其贸易壁垒以及遵守W TO规则、不再提高贸易壁垒,都将是开放的——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理事会前主席艾伦·奥克斯利

WTO为全球贸易找到枢纽

    双边或地区性贸易协议与WTO主导下的多边贸易机制并不怎么相关。WTO的成员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有着巨大的利益。当然,最强大的成员国可能有其他选择。但是不管大国是否使用双边或地区性贸易协议,这也同样取决于那些体系中没有其他选择的小国,以及他们施加于大国的压力。比如,考察TPP、欧盟-日本和东盟自贸区,其中的联接点在于日本。这是个很有趣的情况,因为长久以来,日本处于这样一个关键的位置。日本积极参与到地区性贸易谈判中,或许是为了在多边机制之外能有其他选择的可能。但如果考察双边或地区性贸易协议所带来的监管融合就会发现,多边体系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找到贸易规则和行业监管之间的联接点,从而为经济体找到全球贸易枢纽——WTO总干事拉米

农产品议题过于敏感,谈判进展渺茫

    根据WTO提供的文案,特殊保障机制”(SSM)议案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取得进展。这项机制规定,在某种农产品出现进口量激增或者价格剧跌时,进口国可以征收特别关税,对该产品实施特殊保障。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产品进口数量增加40%即可启动,特别关税最高限额15%。我们希望把40%的门槛降低到10%,而关税限额则提高到30%,但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拒绝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农业是一个贸易问题,以大农场主和粮食贸易商为主的利益集团无论如何不愿看到农业补贴被大幅削减,本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而对于发展中成员来说,农业更是一个生存问题。它一方面涉及到占该国人口主要部分的农民就业和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农业还关系到本国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期望发展中国家让其艰难度日的农民同获得高额补贴的农产品进行竞争。我们准备同全球任何地方的农民竞争,但却不是同他们的财政部竞争。在可预见的将来,也许双方都难以在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两个关键问题上达成妥协——印度贸易与工业部长纳特希

    全球贸易谈判从未达成过应有的结果,接下来的谈判将会更加艰难。在所有20个议题中,17个顺利过关,第18(农业补贴问题)正在形成共识,即使有可能突破第19项议题SSM,接下来的第20项正是敏感的美国棉花补贴议题。美国一方面始终不肯削减巨额补贴,另一方面坚决主张发展中成员开放市场,立场相当强硬,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美国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松口。巴西外交部长阿莫里姆也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至少三四年——前任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斯蒂芬·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