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热点沙龙 “中国式REITs”的水土不服

发布时间:2013-06-19

    背景:难产多年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近期有望落地,并可能采取公募形式。媒体报道,证监会已经完成了推出REITs的可行性研究和准备工作,并将择机公开发布相关规则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极具本土特色的中国式REITs已开始尝试,利用REITs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的建设成为政府的考虑之一。虽然REITs是否能够解决保障房融资难的问题仍未有定论,但中国式REITs的推行亦存在很多问题,仿REITs模式仍然面临着纠结的局面。 编辑从各方媒体中进行梳理,综合多种言论,从下述4个维度简述了中国式REITs可能面临的问题。

    热点:中国式REITs”的水土不服

基础资产问题

    REITs作为一种稳健投资产品,有其恪守的投资原则,其投资资产必须满足核心资产要求。国外REITs一般不做开发,不投资尚未成熟的物业。不管是零售商业、工业仓储、办公楼还是公寓,都必须满足成熟核心资产的要求,其实质是稳定的现金流,这直接为REITs投资限定了方向。具体到一些可量化的标准上:第一,物业位置,核心城市的核心区位,保证了物业在配套基础设施上的满足和长期区位优势,包括升值潜力;第二,物业品质和体量,其硬件水准和楼宇体量决定了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从而直接影响到收益水平;第三,租金、租约和租户结构,对收益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物业管理的品质都存在重要影响;第四,法律权属的完整性。如按上述标准进行甄选,国内目前大部分物业,或者由于物业先天硬件条件不足,因建筑质量缺陷导致维护成本过高,或者后期运营管理差导致租户质量低下或产权分散混乱,所以真正能称为核心资产的物业并不多见。可以说没有高品质的物业,就没有真正低风险的REITs。目前,国内物业形态复杂,很多物业产权不完整。转向保障房REITs后,如何解决回报率的问题,更引人关注。一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租售比已严重失衡,根据公租房的租金略低于市场水平的要求,即使按照低于市场水平10%来测算,公租房租金净收益率仅为3.5%左右,和目前的贷款利率有着较大差距。保障房REITs无论是租金补贴,还是回报率的控制,政府都应该在其中有所贡献,否则这种非市场化的产品做到市场化的推出是不可能的。

税收环境障碍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REITs在国际上通行的收益率标准7%8%的水平难以得到满足。按现行税制,收取租金,需缴5.5%的营业税和12%的房产税,在之后还要交25%的所得税,一般估算,最终实得只有租金的60%70%,如果REITs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是7%8%,难度可想而知。国际上REITs一般的分红比例超过90%,这也就意味着,在相关的免税政策没有出台之前,REITs很难得到规模化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在REITs发达的美国,REITs在结构、组织、投资范围,收益分配等的发展都会围绕税法的变更而展开。

配套制度不完善

    信托登记的缺位,对于REITs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信托登记权属问题,是制约REITs产品能否在证券市场流通的关键,如果可以确定信托产品的权属,则其市场流通也不再是问题。关于信托登记,《信托法》规定:设立信托,对于信托财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信托登记。未依照前款规定办理信托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手续;不补办的,该信托不产生效力。但是由于我国尚没有具体的登记制度,所以上述规定在实践中也无法操作。

人才储备匮乏

    REITs是房地产和金融能力的结合,金融的作用在于通过流动性放大,创造规模效应降低运营和资本成本,而房地产能力就在于识别细分市场的机会和商业模式,通过运营创造现金流价值。这就要求REITs的管理人具有充足的房地产资产经验,细致的风险识别能力。而当前,有国际化经验又熟悉本土市场的团队并不多见。